🍒中國醫療器械博覽會(以下簡稱CMEF)作為亞洲較大的醫療器械展會,是國內乃至醫療器械行業重要的技術產品展示與交流平臺。自1979年首屆CMEF展會在北京舉辦以來,已經歷經了40多年的發展歷程。
🦄5月14日,第87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吸引了多家醫療企業參展,其中,中核粒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粒子”)作為國家核醫療領域的重點戰略企業,初次亮相CMEF,寓意著中核集團將正式發力核醫療市場,建立我國自主可控的國產化核醫療裝備。
🅘中核粒子是中國寶原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寶原”),中國寶原是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核技術應用產業化平臺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主要負責推動核技術在民生領域的應用,中核粒子主要負責制定核醫療裝備產業的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推動我國核醫療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
ᩚᩚᩚᩚᩚᩚᩚᩚᩚ𒀱ᩚᩚᩚ在此次展會上,中核粒子重點展示了在醫學診療設備與醫學放療設備等領域的先進技術與研發成果,獲得了行業的廣泛關注與認可。如同中核粒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偉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提出,“中核粒子正在積極推進SPECT/CT、直線加速器、BNCT等相關項目的研發。希望通過不斷的技術深耕,在該領域內實現新的突破。”
✤市場和政策的支持也為其提供奔跑的動力源。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總收入為2368.3億元,同比增長18.7%。其中,醫療器械制造業的收入為1279.5億元,同比增長23.8%。另據醫療器械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僅一季度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達到了2220億元,同比增長23.9%。其中,體外診斷試劑市場規模達到了123.5億元,同比增長28.7%;醫用影像設備市場規模達到了164.6億元,同比增長14.2%;手術器械市場規模達到了123.5億元,同比增長12.8%;醫用耗材市場規模達到了309.2億元,同比增長23.8%。旺盛的市場增長空間給中核粒子等相關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促進國產技術升級。但國內核醫療裝備市場仍然面臨“卡脖子”難題,諸多依賴進口產品,國內自主研發與創新之路任重道遠。
ꦛ為解決該難題,中核粒子自2019年成立以來,一直在“國產化”道路上不斷深耕,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努力做好技術攻堅。2021年6月,國家原子能機構、公安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八部門正式發布《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將核醫學發展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要求到2035年實現一個縣一個核醫學科,全國2800個縣市區將至少增加2500個核醫學科。2021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又聯合印發了《“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提到將精準放射治療裝備作為“十四五”重點發展領域,要求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提升質子治療系統、重離子治療系統、一體化影像引導醫用直線加速器等高可靠放射治療設備供給能力。
𒉰相信中核粒子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發與科技創新,為我國核醫療領域注入新鮮的血液,破解‘卡脖子’難題,實現核醫療設備的國產化,更好服務國內的核醫療應用場景,同時降低治療成本,提高設備普及率,為“健康中國”目標做出貢獻。展現央企責任,服務人民,造福百姓。
免責聲明: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網友評論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