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市場分析>資訊內容

零售藥店開展慢病管理探索

發布日期:2016-07-26 來源: 醫藥新聞 查看次數: 3693 

核心提示:醫藥網7月25日訊 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影響下,藥品零售行業增速正由高速增長過渡到穩步增長。為應對這一現狀,藥品零售企業對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一些企業開始了常見病基本醫療、慢病咨詢、保健養生、康復理療、健康監測等增值服務的探索,同時與互聯網跨界融合也在加速。近年來,藥品零售市場銷售規模總體呈現增長,但增速放緩。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藥品零售市場銷售總額為33

♏   醫藥網7月25日訊 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影響下,藥品零售行業增速正由高速增長過渡到穩步增長。為應對這一現狀,藥品零售企業對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一些企業開始了常見病基本醫療、慢病咨詢、保健養生、康復理療、健康監測等增值服務的探索,同時與互聯網跨界融合也在加速。

ဣ   近年來,藥品零售市場銷售規模總體呈現增長,但增速放緩。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藥品零售市場銷售總額為3323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8.6%,增幅比上年回落0.5個百分點。2015年前百位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平均利潤率為3.6%,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扣除不可比因素,平均毛利率為24.8%,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

🔜   “行業增速確實在放緩。從今年一季度數據看,藥品零售行業增長率基本上在7.6%-7.7%,增速比前幾年明顯放緩。”國大藥房總經理趙小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國大藥房情況看,成本上升是主要原因。“藥店成本主要有兩部分,一個是租金成本,一個是人工成本。目前來看,租金和人工成本都有明顯上升趨勢。”

ไ   但對于行業未來前景,多數業內人士表示看好。一方面,醫改中多項措施對實體店形成利好。另一方面,藥品流通企業雖然屬于傳統行業,未來存在巨大的整合空間和互聯網化升級的潛力。

♋   “中長期來看行業發展應該是向好的。”趙小川表示,處方外流,限制藥占比、藥品零差價等政策措施的落地將利好實體店銷售。同時,隨著行業連鎖率提升和集中度的提升,以及政策對于經營質量的要求更加嚴格,有些不規范的藥店就會逐漸離開這個市場,行業結構不斷優化,競爭的重要戰場也將逐步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過渡。他表示,國大藥房投資并購的步伐也在加快,通過“小步快跑”的方式,縱深發展:“國大藥房銷售總額連續多年排名國內醫藥零售企業首位。國大藥房是我國少數擁有全國性直營藥品零售網絡的企業之一,在全國18個省市經營3000多家零售藥店門店。下一步戰略是以一個企業中心為母核,往周邊城市、地級市拓展,通過并購規模適中的連鎖或單體藥店,向三、四線城市延伸。”

🌄   為適應新的發展形勢,藥品零售行業對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視程度正不斷提高,與互聯網跨界融合加速。以國大藥房為例,為增強用戶黏性、延長服務鏈,已經將中醫館及中醫坐堂等特設零售診療店作為主要發展方向。

🅷   “從目前趨勢看,零售企業專業服務供給加大,慢病服務更加普遍,醫加藥的復合型業態涌現。”趙小川介紹說,國大藥房選擇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作為重點服務人群,嚴格按照“四個一”標準,做深度慢病服務項目實踐。

💛   “慢病管理這方面我們已經做了接近三年的時間,主要是幫助這部分人群合理用藥,同時做一些營養保健品的輔助。”趙小川說:“比如說糖尿病,好多人直接吃降糖藥,但降糖藥往往會有不同形式的副作用,我們推薦吃藥的同時用一點蜂膠,因為蜂膠起到一個輔助降糖的作用。用時間長了蜂膠,加上一定運動量,不是很嚴重的人都有可能把藥停掉。”

🐻   事實上,從整個醫療體系來看,藥品零售店的診療和慢病管理也有一定積極作用。養成消費者“大病去醫院,小病去診所”的習慣,可以避免大醫院人滿為患,也促進分級診療的落地。

🅷   藥品線上銷售的發展給線下醫藥零售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此,國藥集團成立了戰略性醫藥電商平臺——國藥健康在線。對于傳統醫藥電商的B2C業務,在去年8月將國大藥房旗下電商團隊整合進入國藥在線,B2C板塊的電商業務正式由國藥在線做代運營。B2C板塊主要經營OTC和非藥品。據介紹,今年該業務已經從原來單個平臺拓展到了多個渠道終端平臺,銷售額比去年8月時翻了三番。目前,國藥在線已經獲得了互聯網交易資格證,將會利用剛上線的“國藥網”全面開展獨立的B2C業務。

網友評論

共有0條評論
馬上注冊